此一標誌於2003年榮獲第廿屆美國最佳企業識別標誌大獎ACI Award ( 20th American Corporate Identity Award of Excellence 2003 )。
關於我們
悠遊卡公司成立於2000年3月,為悠遊卡投資控股公司百分之百持股的子公司,資本額7億元,悠遊卡投控公司主要股東為台北市政府、台北大眾捷運公司、12家台北地區公車業者、國泰世華銀行、台新銀行、中國信託銀行、台北富邦銀行、神通電腦公司、三商電腦公司、財團法人中華顧問工程司、三門科技等業者,公股比例約佔39.27%。悠遊卡公司初期是以非接觸式IC智慧卡整合大台北地區公車、捷運,為電子化交通票證系統揭開里程碑。目前悠遊卡使用範圍除了全台交通運輸工具如高鐵、臺鐵、國道客運、YouBike、藍色公路外,更發展至各類超商、超市、餐飲等特約商店之小額消費,以及風景區門票、醫院診所、行政規費、及圖書館借書等多元用途,提供民眾便利的生活環境。
我們也持續創新提供更好的服務,除了和銀行合作發行可自動加值的悠遊聯名卡,還推出銀行帳戶連結、金融悠遊卡節省民眾加值的時間。因應行動支付時代的來臨,與電信業者合作推出電信悠遊卡,將手機變成悠遊卡。我們的核心價值是便利、安全、信任及公益,我們的願景是打造民眾從早到晚都享用悠遊卡便利的一日生活圈,我們的目標是提供民眾更多的選擇、最好的服務,為民眾實現「 無現生活,悠遊無限」的幸福生活。

願景
打造一日悠遊生活 無現生活 悠遊無限悠遊卡期盼有一天,台灣的民眾從眼睛睜開到晚上睡覺隨時都能使用悠遊卡:房間的門禁卡、買早餐、坐捷運、上班打卡、上學點名、到便利商店買咖啡、騎公共自行車、自動販賣機買飲料零食、吃中餐、到圖書館借書、晚上上餐廳、看電影、到超市買菜;假日坐高鐵、到動物園、觀光景點入場券;在網路上shopping購物、繳交水電費等。只要有悠遊卡就能暢行無阻,享受便利、美好的無現金生活。

核心價值及策略

核心價值:
便利、安全、信任、公益
目標:
短期目標:增加發卡量、擴展通路、提高悠遊卡使用率。
長期目標:創新超越自我、改變民眾消費習慣、替代現金使用。
多卡競爭下的營運策略:差異化競爭
由於交通票證市場規模固定,總運量不會因多卡競爭而增加,且多卡競爭易導致交通票證市場惡性價格競爭,屬零和遊戲,參與者不可能因此而得利。因此,悠遊卡公司未來的營運策略是:在小額消費市場採取差異化競爭策略,讓悠遊卡持卡人享受更多元的支付環境,包括更廣泛的使用範圍、更多選擇的支付型態,以擴大和其他票證業者的差異;持續改善連線系統,提高系統可用度,以提供持卡人最便利的使用環境;強化資安系統讓持卡人安心;並積極投入公益活動,提升悠遊卡持有人的品牌黏著度與滿意度,以鞏固交通票證市場領先地位。
企業標誌
悠遊卡公司的企業標誌,由厚實鮮豔的主原色所構成
藍色,代表科技和四通八達的領域;綠色,代表生生不息的永續理念;
紅色,代表熱情積極的進取心; 黃色,代表發光與發熱的高效率。

營運現況

創新優勢
創新是引領企業持續成長進步的動力引擎,也是立足網路雲端時代不墜的堅強基石。
在行動支付的浪潮下,悠遊卡公司推動自動加值普及化,開發電信悠遊卡、數位付、手機悠遊卡,用創新陪伴持卡人一同體驗科技的便利,為持卡人掃除現金支付的不便。
BeBe小故事
BeBe本來是一個在悠遊卡系統生活的倉鼠小精靈,只要聽到悠遊卡讀卡機的「嗶」聲,他就會感到幸福。因為對外面的世界產生好奇心,BeBe從系統裡跑出來,進入大家的生活。
BeBe的耳朵可以發出使人輕鬆便利生活的「悠遊Power」,只要拿悠遊卡觸摸肚子上的記號,四色的耳朵就會開始散發魔力,還會變成翅膀讓他自由飛到各地。BeBe每天都努力散播「悠遊Power」,希望大家的生活過得更輕鬆愜意。
雖然BeBe平時總是一副悠哉又迷糊的模樣,他其實是個好奇心相當旺盛的小男孩,最喜歡「Be Easy!」「Be Happy!」這兩句話。BeBe熱愛去挑戰任何事情,所以他的身邊,總會圍繞著許多BeBe與悠遊卡的開心小故事。

大事紀
-
2020
- 2月,與琉球銀行簽署合作意向書
- 3月,Samsung Pay悠遊卡上線
- 3月,悠遊付開放全民註冊
-
2019
- 1月,流通卡數超過7000萬張
- 2月,淡海輕軌2月1日起正式收費 悠遊卡開放上線使用
- 2月,獲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兼營電子支付業務
- 3月,北捷百億人次 發行限量紀念悠遊卡
- 4月,小額消費打進速食業龍頭麥當勞
- 4月,與Samsung Pay簽署合作備忘錄
- 5月,悠遊卡載具多元化,與Garmin合作智慧手錶
- 7月,全球首張3D寶貝球造型票卡
- 7月,悠遊卡首賣推出LINE個人化服務經營社群經濟
- 8月,北捷各車站全面換裝悠遊卡售卡加值機
- 11月,流通卡數超過8000萬張
- 12月,與共享機車業者WeMo合作銜接大眾運輸第一與最後一哩路
- 12月,電子支付產品悠遊付正式上線
-
2018
- 1月,傳統市場無現金化 士東市場導入悠遊卡支付
- 1月,桃園市民卡可升級為行動市民卡
- 2月,悠遊卡在高雄輕軌上線 高捷站內人工加值啟動
- 3月,全國首創綁定帳戶連結自動加值悠遊卡
- 4月,悠遊卡電信通路上線
- 8月,自動加值機開放購買1280定期票
- 9月,悠遊卡與國立東華大學共同推動 全國第一「東華行動校園卡」正式上線
- 10月,「瑞興銀行悠遊金融卡」首張悠遊金融卡上市
-
2017
- 3月,桃園機場捷運全面開放悠遊卡
- 3月,與萊爾富合作發行「Hi Café 卡」
- 3月,與國光客運合作發行回數票悠遊卡
- 3月,與花旗合作發行「花旗悠遊聯名卡」
- 5月,與義美聯手發行「義美食尚會員卡」
- 8月,與聯發科技、宏碁共同打造世大運專屬智慧運動手錶
- 8月,悠遊卡邀請台東家扶森巴鼓隊孩童一起為世大運傳遞聖火
- 9月,悠遊卡限量推出「戴資穎2017台北世大運金牌紀念悠遊卡」
- 9月,悠遊卡於世界資訊科技大會(WCIT)設置展館呈現行動支付領域成果
- 9月,與金門縣政府合推「行動縣民卡」
- 10月,與中正大學共同打造「無現金大學城」
- 10月,攜手環球購物中心發行「iMall 悠遊卡」
- 11月,悠遊卡聯合富邦、台灣大哥大推出「富邦台灣大哥大手機悠遊聯名卡」
-
2016
- 1月,台灣中油直營點啟用悠遊卡付費、雲林縣政府啟用悠遊卡繳納戶政規費。
- 4月,發卡量突破6,000萬張。
- 6月,台鐵全線開放使用悠遊卡。
- 7月,高雄捷運全閘門啟用悠遊卡。
- 8月,停售押金制悠遊卡、全家FamiPort悠遊卡自動加值服務啟用。
- 9月,八大商圈啟用悠遊卡付費。
- 11月,悠遊卡獲金管會首家核准辦理帳戶連結服務
-
2015
- 5月,寧夏夜市、晴光商圈啟用悠遊卡付費。
- 6月,台鐵西部幹線全線開放使用悠遊卡。
- 7月,全聯福利中心啟用悠遊卡。
- 12月,台灣大車隊悠遊卡付費服務上線。
-
2014
- 1月,結合廟宇提供小額消費服務。
- 5月,首創繳納司法規費服務。
- 5月,《Easy Wallet》悠遊卡數位皮夾APP上架。
- 6月,悠遊卡與新加坡EZ-Link簽署合作備忘錄。
- 7月,零錢加值功能上線。
- 10月,悠遊卡與全聯福利中心策略合作。
- 11月,發卡量突破5000萬張。
-
2013
- 3月,悠遊Debit卡上市。
- 8月,記名卡掛失自負風險時間縮短為3小時。
- 9月,發卡量突破4000萬張。
- 9月,發表iPhone4/4S悠遊手機貼。
- 12月,悠遊卡可支付停車費、專用垃圾袋等政府委託代徵收之規費。
-
2012
- 3月,悠遊卡應用範圍擴及桃竹苗及南部地區客運。
- 3月,發卡量突破3000萬張。
- 5月,復興航空開辦悠遊卡購票服務。
- 6月,悠遊卡購物網站平台「悠遊SHOP」上線。
- 7月,悠遊聯名卡擴大合作,15家銀行加入三期發卡。
- 8月,新一代晶片悠遊卡正式上市。
- 10月,「可口可樂」自動販賣機啟用悠遊卡付費服務。
-
2011
- 1月,悠遊卡台鐵應用範圍拓展至「瑞芳-新竹」及台南沙崙支線。
- 6月,悠遊卡應用範圍擴及中彰投客運及台中市公車。
- 7月,發表悠遊卡五大手機APP,開放民眾免費下載。
- 8月,開放二萬名額讓民眾搶先體驗新一代晶片悠遊卡試用版。
- 10月,發表全國首創iPhone4悠遊卡NFC背夾。
- 12月,悠遊聯名卡高鐵自由座應用上線。
-
2010
- 2月,悠遊卡公司獲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發「電子票證發行機構營業執照」,成為全國第一家獲准發行多用途電子票證之專業發行機構。
- 4月,悠遊卡小額消費正式上線。
- 8月,發卡量突破2000萬張。
-
2009
- 1月,《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》在立法院三讀通過,並經總統公告施行,賦予悠遊卡小額消費法源。
- 3月,悠遊卡整合新北市、宜蘭縣公路客運。
- 4月,台北市公共自行車(YouBike)租賃系統上線。
- 6月,宣布與統一超商集團策略聯盟。
- 7月,悠遊聯名卡二期擴大與中國信託、台新、台北富邦和國泰世華、華南、第一、兆豐及玉山共8家銀行合作發行。
- 8月,台北市計程車敬老愛心車隊正式營運。
-
2008
- 2月,馬祖悠遊卡上線。
- 6月,台鐵基隆至中壢19站試辦使用悠遊卡。
- 7月,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、中興院區;新北市立醫院三重院區、板橋院區,試辦悠遊卡支付醫療費。
- 8月,台北智慧卡票證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悠遊卡股份有限公司。
- 12月,發卡量突破1500萬張。
-
2007
- 7月,試辦悠遊卡支付台北市立動物園門票費用。
- 8月,悠遊卡與台北市立圖書館借書證結合。
- 9月,悠遊卡與基隆交通卡整合完成。
- 10月,發卡量突破1000萬張。
- 12月,推出宜蘭悠遊卡。
- 12月,台北藍色公路納入悠遊卡使用範圍。
-
2006
- 7月,悠遊聯名卡上市,與中國信託、台新、台北富邦和國泰世華銀行合作發行。
-
2005
- 4月,發卡量突破500萬張。
- 9月,發行首支悠遊手錶。
- 9月,開發第一款悠遊手機。
-
2004
- 6月,試辦悠遊卡結合學生證。
- 7月,發卡量突破400萬張。
-
2003
- 4月,悠遊卡優待票種正式發行。
- 6月,台北市、新北市社福卡正式發行。
- 11月,台北捷運公車雙向轉乘正式上線。
- 12月,發卡量突破300萬張。
-
2002
- 6月,台北捷運全線、棕5公車及15座路外停車場正式上線運轉。
- 9月,悠遊卡全面上市。
- 12月,發卡量突破100萬張。
-
2001
- 1月,台北捷運木柵線及棕線接駁公車免費民眾測試。
- 4月,台北捷運全線及棕線接駁公車免費民眾測試。
- 6月,台北捷運全線、棕線接駁公車及興雅停車場免費民眾測試。
- 10月,台北捷運木柵線及棕線接駁公車民眾四折付費測試。
-
2000
- 3月,台北智慧卡票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。